2021/0 星期日

新聞區 文教消费 兩岸國際 農創專欄區
首頁 > 新聞列表 > 新聞內容

中央氣象局與科工館聯手 啟動我國氣象防災歷程文物典藏與教育/台銘新聞網

2020/03/18 00:39

台銘新聞/史家羚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與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於今日共同簽署「氣象文物典藏與展示推廣合作備忘錄」;來自中央氣象局的氣象觀測儀器由科工館正式入藏,成為科工館啟動我國災防科技物件蒐藏計畫的首批氣象防災觀測儀器15件,也是災防類別的第一批館藏品。

科工館自3月17日(週二)起至7月26日(週日)於開放式典藏庫舉辦「臺灣預見風-氣象災防觀測藏品展」,期望透過氣象觀測文物的蒐藏與展示,共同記錄科技對我國氣象防災上的影響,也讓國人有機會近距離觀賞專業的氣象觀測儀器。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國家級博物館,為建立臺灣災害防救科技物件的典藏機制,啟動我國災防科技物件蒐藏計畫,以記錄我國災害防救科技發展歷程。中央氣象局專責我國氣象、地震、海象、天文等業務,作為我國天然災害警報發布單位,提供防災作業所需之第一手資訊,其中氣象觀測為氣象預報重要的上游工作;不論是地面氣象觀測、高空氣象觀測,或是災害性天氣(如颱風)的預報,都需要藉由即時資料的蒐集、監測,以及觀測儀器精準度的維持,才能增進天氣預報發布的準確度。這批儀器經由氣象文物典藏之策略聯盟下,由國家級博物館典藏、記錄與詮釋我國氣象防災歷程,使氣象觀測、地震觀測等災防文物,未來有機會得以在制度化的入藏機制下,獲得良好的保存、維護、修復,以進行展示與教育推廣。同時見證臺灣氣象觀測技術之發展,彰顯氣象作業在我國防災體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中央氣象局葉天降局長特別引領氣象局各單位同仁共襄盛舉此次的藏品展開幕暨簽署儀式。葉局長表示,本次的合作使氣象觀測的科技物件能走進科工館,感覺就如同為自家的女兒找到了好婆家,文物透過制度化的維護與展示,不但延續了文物的生命,也看到氣象儀器應用於氣象測報之外的附加價值。此外,葉局長也從氣象專業的角度說明,氣象儀器之特殊性,稍稍誤差都會造成檢測結果出現極大的誤差值,這都非常需要經驗累積才能了解。古早的檢測也並非不準確,只是隨著科技發展,加上同仁們的努力,誤差值會越來越小。

科工館陳訓祥館長特別以百年樹人之概念,感謝中央氣象局的支持,成就科工館於災防科技文物蒐藏之契機,期許科工館同仁們未來能善盡科工館優良管理人的責任,讓藏品能持續地延續生命,發揮教育功能,記錄我國災防科技發展歷程。

 

由於颱風是臺灣主要的天然災害之一,以颱風為主題策辦的「臺灣預見風-氣象災防觀測藏品展」,其三大主軸:高空氣象觀測、地面氣象觀測、氣象儀器的檢驗校正。藏品展中可近距離觀賞中央氣象局為國人提供生活氣象的觀測儀器,例如可及時掌握颱風動態的投落送探空儀、日常進行高空觀測的探空氣球、50年前所使用的福丁式氣壓計,另外還有風杯式風程計、毛髮溫濕度儀等各種重要的氣象觀測與檢校儀器。現場另結合藏品展辦理「小小氣象綜觀站」的科學演示活動,開放給現場氣象局專業同仁以及現場參觀的觀眾體驗。

科工館配合氣象觀測儀器藏品展的教具設計與操作十分有趣且富有教育性,因展示的儀器都較為專業,DIY的區塊將檢測方式以較簡易的方式讓民眾體驗,包含溫度器、氣壓計、紫外線觀測等等都化成簡單的觀測儀,每樣都能動手操作,能引發學習的興趣。

展期間科工館結合藏品展辦理「小小氣象綜觀站」的科學演示活動,科工館建議親子家庭可在假日進館體驗學習氣象觀測,也能在防患於未然的觀念下,共同做好颱風好發時節前的居家準備。

 

 

中央氣象局與科工館聯手 啟動我國氣象防災歷程文物典藏與教育/台銘新聞網

聯絡我們

goodtiming6s@gmail.com

LINE : timingnews

關於台銘新聞

  • 協助並監督政府擬訂及推動公共政策與服務。
  • 提供開放多元之媒體新聞與資訊平台,平衡社會發展。
  • 協助促進社會和諧,正義與安康幸福的生活

Copyright © 2021 台銘新聞網 All Right Reserved

CLOSE 新聞區 文教消费 兩岸國際 農創專欄區 年度新聞
2020年新聞 2019年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