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 星期日

新聞區 文教消费 兩岸國際 農創專欄區
首頁 > 新聞列表 > 新聞內容

蔡董《來去巡田水-臺灣農村與農業地景變遷史紀錄計畫之三》 --人、井之間 專題/台銘新聞網

2021/08/16 12:33

台銘新聞

#井頭:麻園部落的命脈

麻園聚落有一口深達55尺的古井,如今被稱作「荷蘭井」。在沒有自來水的時代,這口井就是麻園的命脈。


這口井是什麼時候開鑿的,沒有人知道。今年71歲的 #劉義寬 回憶他以前曾問父親這個問題,民國初年出生的父親回答「我曾經問過你阿公,他也不知道,說從他知道以來井就長這樣了。」劉義寬的阿公是民國前36年生,距今將近150年,若連他也未曾聽聞水井的建造過程,井就真的很老了。從井旁兩根石磚柱,使用的材料,下方是 石頭砌的石座,上方是 #類似紅毛城牆使用同形式的大塊磚來看,傳說這古井有300年歷史,大約就是荷蘭人佔據台灣的時候,好像有譜。這也是村裡的人後來在1980年代把它命名為「#荷蘭井」的緣由。


#井怎麼來:難以想像的人工智慧
年輕時曾經下去清理水井的#陳益謙描述,整座井的最底端有一顆巨石作為基礎,周圍再堆疊較小的石頭以鞏固井底。整個深達55尺的井壁都是由石頭堆疊出來的,至今未曾有崩塌的情事,讓人不由得佩服老祖先的智慧。老一輩人津津樂道,這口井的水甘甜而清澈。陳益謙說底下沒什麼垃圾,甚至連淤沙都很少。
#井怎麼來 ?

可能是 1 人和戶外的圖像
陳益謙、劉義寬表示說,長期觀察,每年雨季,井水會呈現較混濁的情形,發現通常在大雨過後,強大雨勢總是在陳益謙的老家後面旋出一個水窪,然後水流沿著一條平時看來並不明顯途徑,直接通往水井。因此判斷應是回填過的土自然比較鬆軟,好似一條水路。因此推測前人鑿這口井,應是先挖掘到一定深度後,再開一個缺口,打造一條斜坡方便人力慢慢清運土石,出水後,為了確保枯水期仍有水可用,必須鑿得更深,所以引水外流,隱斜坡道就得拉得更遠,鑿到理想的深度時,放上一個大石頭穩固井裡,四周再以大小石頭相鞏,然後逐步沿著井壁砌石而上,同時一面補上缺口一面回填。

可能是 1 人、摩托車、速克達和戶外的圖像
在麻園現有地景裡,就在井的附近,有高隆的龍眼宅仔,也有低漥的下池,好像也在印證著是鑿井土方堆置成的高地,以及鑿井導水引入的低池。
因無文字記載,在沒有機械設備的時代,如何打造一口井,讓後人傳說紛紜不絕,應是感念前人窮盡後人難以想像的力心為 #麻園開了一口幾乎是終年有水的水井吧 !
「#掏水」:沒有人會忘記的人生經驗
井還沒有命名以前,村民們都以「#井頭」稱之。每天一早,井頭就排滿了前來「掏水」的村民。等待的過程大家總是七嘴八舌的話家常,井頭也就如同政經中心一般,迅速地流傳著四面八方的訊息。
夏季水量最多,水位時而高達35呎。偶遇一兩年嚴重乾旱,因水來源太小,居民則需連夜排班掏水。當時,家家戶戶也會備有明礬,水太混濁的時候,便會丟一小塊進去家中的儲水設備,以吸附水中的細菌與沈澱雜質沈於水底,以達到淨水的功能。


最早的井,井口與地面齊平,井口兩側的立柱上架著或圓或方的橫樑,橫樑中間掛一顆滑輪(天車),再穿過繩索方可取水。掏水的桶子是請工人特別黏製的方形鉛桶。裝滿水連桶將近20斤重。取水的時候需要先把水桶垂降到貼近水面,再巧妙使勁搖晃麻繩讓水桶以90度垂直倒扣到水裡,這樣才能一次舀起最多水,水位越低越難使力。而且麻繩的另一端是開放的,抓著繩子另一端的手也需適時連動用力拉,否則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水連桶子一起掉到井裡去。到這時候就不是垂桶子取水,而是要垂人下去取桶了。老人家回憶,過往也曾發生過小孩子不幸跌落井裡的事件,那時則是趕緊垂「#米籮」下去救人。

可能是 1 人的圖像
掏水需要相當的體力與技術,一般以男性為主。但早期的農村幾乎都是大家庭,一家子人口動輒二、三十人,由妯娌間輪流處理家務,負責煮飯的人在家裡備的水不夠用時,也得硬著頭皮,到井頭掏水。在結婚靠人說媒的年代,媒人一說到這口井,就有人不敢嫁過來了呢!不過麻園是個高度互相合作的部落,每當有女性來到井邊,若現場剛好有村裡的男丁,都會主動提供協助的。


“#打索”:出公工團結合作的日常
用來吊掛水桶掏水的麻繩,要特別粗勇堅固,村民們都稱之為「#大索」或「#井仔索」,是需要定期重製的消耗品。年度重要工作便是「打大索(即製作麻繩)」。打大索的過程相當耗力費工,需要整個聚落的每戶人家都出「公工」合作。用村裡種的紅皮黃麻為原料,村裡自己製造「大索」。民國四十年之前,井邊有好幾顆樹徑一米寬的高大老龍眼樹,龍眼樹的粗大樹幹及大蔭影,就是打索很好的工作場所。
打索的時候,需要很多人力,首先村民們會先將一條「#椅條」的一端綁在龍眼樹幹上,另一端架上結繩的器具,結繩架上有三個孔洞,需有三組人力,即為製繩子的三股,結繩的原理就是拉力越緊越堅實。再來得先做好三條適當的小繩,利用結繩器上孔洞穿線邊拉邊做,除了後頭緊拉張力的人以外,一旁還要有人待命持續接入麻線,做好三條繩;然後三個洞就要三組人在後頭用力拉,同時也要兩、三個人坐在椅條上,以免椅子被拉飛,在透過有三個螺旋溝的「骨子仔」,加上一個絞動器讓三股繩索匯成一股,成為一條粗勇耐用的大繩索。
一條大索可用上一整年,到隔年五月再結新的。一直到民國49年(1960)有了自來水之後,這個打大索的費勁工作消失了,最後老龍眼樹們消失了。人口增加了,原有的腹地被開闢成菜園,也種過芒果、芭樂,然後蓋了房子,樣貌已全然不一樣了。

可能是 1 人和戶外的圖像
有一條穿過村中央的溝渠,村裡的婦女平常就在這條溝渠「#洗衫」,水是流動又清澈的,是最適合洗衫的場所;但旱季水量比較少那幾個月,婦女們也會把衣服拿到井邊洗。井邊地比較硬,也放了幾個比較大比較平的石頭,方便在石頭上搓洗衣服。洗衣服的水則是從井裡掏出來,大家分著共用。


「#洗粉」:厚工的好食材
井邊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功能則是「#洗粉」。甘薯粉(地瓜粉)、蛤吉粉(葛鬱金粉)、樹薯粉,都是在井邊洗,井邊有水有龍眼樹遮陰。每到了要洗粉的時節,村民們便會相約一起到井邊洗粉。
洗粉的前一天,先用牛車將原料載去古坑碾成漿,運回來才正式進行水洗的程序。首先用棉紗布將粉漿包起,放在土豆篩子上,持續不停地沖水把渣渣去除,粉水則瀝到篩子下方的桶子裡,滿水時,換另一個桶子,將滿水的桶子靜置到隔天,等粉通通沈澱到底下後,再把水舀掉,直到水分乾掉之後,將粉刮起,放到大敢湖仔拿到陽光下曬乾,最後裝置甕裡,這才算大功告成。

可能是水體和大自然的圖像
#飲水要思源
民國49年起飲用水改為自來水,村民也漸漸不再使用井水。為了維護安全,井口便用鐵片遮蓋,後再改以柵欄鎖緊,這一遮、一鎖就將近半世紀。
921地震後,村裡陳石收家族的老厝因損毀重建,原本圍在灶腳與大房、大廳與二房兩個出入拱型門框的大塊手印磚,被拆下閒置一旁。據聞手印磚是清朝雲嘉一帶著名大戶翁裕時期的產物,相當有文化價值,似乎代表著麻園部落另一個重要的歷史淵源。黃富美老師看著覺得可惜,便要來圍砌在井口的周圍,將古井妝點一番,營造成現今我們所見到的古井新妝
如今,荷蘭井成為麻園村重要的文物資產,也是新時代的打卡景點。昔人已遠,歷經數代,「#荷蘭井」依舊在,靜靜提醒著我們「#飲水思源」不朽的古訓。
想知道井有多深,到麻園走一遭,撿個小石頭,往井裡輕輕丟,……
#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
#臺灣農村與農業地景變遷史紀錄計畫
#來去巡田水
#雲林縣古坑鄉麻園村

 

蔡董《來去巡田水-臺灣農村與農業地景變遷史紀錄計畫之三》 --人、井之間    專題/台銘新聞網

聯絡我們

goodtiming6s@gmail.com

LINE : timingnews

關於台銘新聞

  • 協助並監督政府擬訂及推動公共政策與服務。
  • 提供開放多元之媒體新聞與資訊平台,平衡社會發展。
  • 協助促進社會和諧,正義與安康幸福的生活

Copyright © 2021 台銘新聞網 All Right Reserved

CLOSE 新聞區 文教消费 兩岸國際 農創專欄區 年度新聞
2020年新聞 2019年新聞